膽固醇藥要吃一輩子嗎?

21 瀏覽次數

台灣血脂治療指引建議,若 LDL 膽固醇長期過高(3-6 個月追蹤後仍未改善),通常建議長期服用膽固醇藥物。約 70-80% 的膽固醇水平受遺傳因素影響,飲食在控制膽固醇方面僅佔較小的比例(約 20-30%)。因此,對於大多數 LDL 膽固醇超標的人來說,長期服藥是較安全的選擇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膽固醇藥,吃一輩子?這個問題,困擾著許多服用降血脂藥物的患者。看著藥罐子,不禁讓人產生疑問:真的要終生服藥嗎? 答案並非絕對的「是」或「否」,而是需要根據個人情況、治療目標及持續監控結果來謹慎評估。

台灣血脂治療指引確實建議,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,俗稱壞膽固醇)長期居高不下(通常以三到六個月持續追蹤為準),且經生活型態調整後仍無顯著改善,則應考慮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物。這並非輕率的決定,而是基於科學證據和風險評估做出的建議。

文章開頭提到的70-80% 膽固醇水平受遺傳因素影響,這個數據並非全然否定飲食的重要性,而是要強調遺傳在血脂控制中的關鍵作用。即使我們努力維持健康飲食、規律運動,但若天生體質容易產生高膽固醇,單靠生活型態調整,可能無法將 LDL-C 控制在理想範圍內。這就像某些人天生易胖,即使飲食控制再嚴格,也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復胖一樣。

因此,對於許多 LDL-C persistently elevated 的患者而言,長期服藥成為必要的策略,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這些風險,包括冠狀動脈疾病、中風等,遠比長期服用藥物帶來的潛在副作用更為嚴重。 選擇長期服藥,並非被動接受,而是主動降低自身風險,守護心血管健康的一種積極作為。

然而,「長期」並不意味著一成不變。 在服藥期間,定期(例如每三到六個月)回診追蹤血脂指標至關重要。醫生會根據您的血脂數據、整體健康狀況及藥物耐受性等因素,調整藥物劑量或種類,甚至評估是否能逐步減少藥物劑量或停藥。

有些患者,經過一段時間積極的藥物治療和生活型態調整後,LDL-C 成功控制在目標範圍內,並且維持穩定一段時間,醫生則可能考慮逐步減少藥物劑量,甚至在嚴格監控下嘗試停藥。這需要醫生專業的判斷,並非患者自行決定。

總而言之,膽固醇藥物是否需要終生服用,並非一概而論。 它是一個持續監控、動態調整的過程,需要患者與醫生密切合作。 積極配合治療,定期追蹤檢查,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,同時也讓您更安心地管理您的心血管健康。 不要害怕詢問醫生您的病情和治療計畫,主動參與您的健康管理,才是最有效的做法。

#持續藥物 #終身用藥 #膽固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