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為什麼會突然出血?
10 瀏覽次數
眼睛裡的紅色警訊:結膜下出血,你該了解的大小事
當你偶然間從鏡子裡發現,原本清澈的眼白突然冒出一片鮮紅,相信許多人第一時間都會嚇一大跳。別緊張!這種狀況很常見,醫學上稱為「結膜下出血」,雖然看起來觸目驚心,但多數時候並非緊急狀況,也不會影響視力。
想像一下,你的眼睛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透明薄膜,叫做結膜。結膜下方佈滿了細小的微血管,如同蜘蛛網般。當這些微血管因為某些原因破裂,血液便會積聚在結膜和眼白之間,形成一片紅色的區域,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結膜下出血。
那麼,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微血管鬧脾氣,突然爆裂呢?
- 用力過猛: 這可能是最常見的原因。像是用力咳嗽、打噴嚏、便秘時過度用力,甚至是提舉重物,都可能導致眼部壓力增加,進而使微血管破裂。
- 外力撞擊: 眼睛受到輕微撞擊,例如揉眼睛太用力,也可能造成結膜下出血。
- 高血壓: 長期高血壓會使血管壁變得脆弱,更容易破裂。
- 血液疾病: 有些血液疾病,如凝血功能異常或血小板不足,也會增加結膜下出血的風險。
- 服用某些藥物: 某些藥物,如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劑,可能會影響血液凝固功能,增加出血的可能性。
- 原因不明: 有時候,結膜下出血的原因可能不明,稱為「自發性結膜下出血」。
結膜下出血通常有哪些症狀?
- 眼白出現一片鮮紅或暗紅色的區域,形狀不規則。
- 通常不會感到疼痛或搔癢,也不會影響視力。
- 少數人可能會有輕微的異物感或眼睛乾澀。
面對結膜下出血,該怎麼辦?
雖然結膜下出血通常會自行痊癒,但為了安全起見,建議還是就醫檢查,讓眼科醫師確認出血的原因,並排除其他潛在的疾病。
以下情況更應立即就醫:
- 伴隨眼睛疼痛、視力模糊或複視等症狀。
- 頻繁發生結膜下出血。
- 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。
- 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或其他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。
在等待就醫或確定病因後,可以嘗試以下方式來舒緩不適:
- 冷敷: 出血後的 24 小時內,可以用冰敷來幫助血管收縮,減少出血量。
- 熱敷: 24 小時後,可以改用溫敷來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血塊吸收。
- 使用人工淚液: 如果眼睛感到乾澀,可以使用人工淚液來滋潤眼睛。
- 避免揉眼睛: 揉眼睛會增加眼部壓力,可能導致出血更加嚴重。
總之,當眼睛出現結膜下出血時,先別慌張,了解可能的原因和應對方式,並適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才能安心度過這段「紅色警訊」。記住,保護眼睛,從認識它開始!
#眼睛出血 #突發性出血 #血管破裂對答案提出建議:
感謝您提供的建議!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