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月經前心情不好?

8 瀏覽次數

月經來臨前,黃體素飆漲引發血管腫脹,造成頭疼、胸悶腹脹,進而影響情緒,使人易怒焦躁。這與經前不悅症候群(PMDD)的生理機制密切相關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月經來臨前的「藍色星期一」:情緒波動的幕後推手

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,彷彿全世界都與妳作對,情緒像雲霄飛車一樣忽高忽低,一點小事就能引爆怒火,平時溫柔的妳,也變得焦慮、易怒、甚至想哭泣。這段時間,妳知道「好朋友」快來了,但除了身體上的不適,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那難以捉摸的情緒。為什麼月經來臨前,我們的心情總是特別不好呢?

許多人將這一切歸咎於「經前症候群」(PMS),但這背後其實存在著更複雜的生理機制。雖然上述提到黃體素飆漲,但影響遠不止於此。

荷爾蒙的華爾滋:一場情緒的交響樂

在月經週期中,雌激素和黃體素這兩種主要荷爾蒙如同一對舞者,時而高亢,時而低沉。在排卵後,黃體素開始上升,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子宮內膜準備好迎接受精卵。然而,對一些女性來說,黃體素的快速上升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,不僅僅是血管腫脹。

首先,黃體素會影響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,像是血清素和GABA。血清素有「快樂荷爾蒙」之稱,負責調節情緒、睡眠和食慾。黃體素的變化可能會降低血清素的活性,導致情緒低落、焦慮和失眠。GABA則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,有助於放鬆和鎮定,黃體素的影響也可能干擾GABA的運作。

生理不適的連鎖效應:身心靈的警訊

除了荷爾蒙的直接影響,月經前的各種生理不適也會間接影響情緒。頭痛、胸部脹痛、腹脹、疲勞等症狀,會讓身體感到不舒服,進而影響心情。想像一下,當妳頭痛欲裂、腹脹難耐時,還有多少精力去保持心情愉快?這些生理上的不適,就像是放大鏡,將原本可能只是一點點的不愉快,放大成難以忍受的負面情緒。

壓力與敏感度的加乘:最後一根稻草

月經前,許多女性會感覺對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,對壓力的承受力也降低。平時可以輕鬆應付的事情,在這個時候可能會變得難以處理。工作上的壓力、人際關係的摩擦、生活中的瑣事,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引發情緒崩潰。

不只是PMS,可能是PMDD:更嚴重的挑戰

如果月經前的情緒波動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,甚至導致社交和工作上的困難,那麼可能不是單純的PMS,而是「經前不悅症候群」(PMDD)。PMDD是一種更嚴重的PMS,其情緒症狀更為強烈,包括嚴重的抑鬱、焦慮、易怒和情緒不穩。PMDD需要專業的醫療評估和治療,不應被輕忽。

與自己和解:照顧好經前的自己

了解月經前情緒波動的原因,是與自己和解的第一步。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照顧好經前的自己:

  • 記錄月經週期和情緒變化: 透過記錄,了解自己的情緒模式,預先做好準備。
  • 調整飲食習慣: 減少攝取咖啡因、糖分和加工食品,多攝取富含纖維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。
  • 規律運動: 運動可以釋放壓力、改善情緒,並有助於緩解生理上的不適。
  • 充足睡眠: 睡眠不足會加劇情緒問題,確保每天獲得充足的睡眠。
  • 尋求支持: 與家人、朋友或專業人士分享自己的感受,獲得支持和理解。
  • 練習放鬆技巧: 冥想、瑜珈、深呼吸等放鬆技巧,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。

月經來臨前的心情不好,並非無緣無故。了解背後的原因,並採取適當的措施,我們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,擁抱更平衡、更健康的生活。記住,妳並不孤單,許多女性都有同樣的困擾,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,就能在月經週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。

#女生情緒 #月經前煩躁 #生理反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