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電圖能檢查出什麼?
心電圖:窺探心臟的秘密窗口
一張看似簡單的波浪圖,卻蘊含著心臟跳動的奧秘,這就是心電圖 (ECG 或 EKG)。它並非萬能的診斷工具,卻是評估心臟健康最基礎、也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之一。500字的篇幅或許不足以涵蓋其所有細節,但讓我們深入淺出,了解心電圖究竟能告訴我們些什麼。
心電圖的原理在於記錄心臟電訊號的變化。心臟跳動的每個環節,從心房的興奮到心室的收縮,都會產生微弱的電流,這些電流經由皮膚表面電極偵測,再被轉換成波形圖表。專業醫師藉由觀察這些波形的形狀、高度、間隔等特徵,判斷心臟的電生理活動是否正常。
那麼,心電圖究竟能檢查出什麼呢?它能偵測的範圍相當廣泛,主要包括:
1. 心律不整: 這可能是心電圖最常發現的問題。心律不整涵蓋範圍甚廣,從心跳過快(心動過速)、心跳過慢(心動過緩)、心跳不規律(心律不齊)等,都可能在心電圖上呈現明顯的異常波形。例如,心房顫動、心室顫動等危及生命的嚴重心律不整,都能透過心電圖及時發現,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。
2.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: 心肌梗塞俗稱「心臟病發作」,當冠狀動脈阻塞,心肌供血不足或完全停止供血時,心電圖上會出現特徵性的ST段抬高或壓低,以及T波的變化,為診斷心肌梗塞提供重要的依據。即使是輕微的缺血,也可能在心電圖上有所反映,幫助醫師預防更嚴重的事件發生。
3. 心臟肥大: 長期高血壓、瓣膜疾病等都可能導致心臟過度負荷,引起心房或心室肥大。心電圖能反映心室的電訊號傳導時間變化,例如QRS波群變寬,以及某些波段的振幅增高,這些都可能是心臟肥大的徵兆。
4. 電解質失衡: 體內電解質,例如鉀離子、鎂離子、鈣離子的濃度異常,會直接影響心臟的電生理活動,在心電圖上呈現特定的變化,例如低血鉀可能導致心律不整。
5. 其他心臟疾病: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情況,心電圖還能提供一些其他心臟疾病的線索,例如心臟傳導系統疾病、先天性心臟病等。
然而,需要強調的是,心電圖並非完美無缺。它主要反映心臟的電活動,對於一些結構性的心臟問題,例如瓣膜疾病、先天性心臟缺陷,可能僅能提供間接的證據,需要結合其他檢查,例如超音波、心臟磁振造影等,才能得到更全面的診斷。
總之,心電圖是評估心臟健康的一扇重要窗口,它快速、簡便、無創,能及早發現許多潛在的心臟問題。雖然它並不能涵蓋所有心臟疾病,但作為初步篩檢工具,以及追蹤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,其價值不容忽視。 若有任何心臟不適,應及時就醫,與醫師討論更詳細的檢查計畫。
#心 律 不 整 #心 臟 健 檢 #疾 病 篩 檢對答案提出建議:
感謝您提供的建議!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