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風會有什麼前兆?

5 瀏覽次數

中風前兆可能不易察覺,但留意FAST口訣:臉歪、手軟、說話不清、行動不便。 及早發現,把握黃金三小時搶救,就能有效降低中風後遺症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中風前兆:別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,把握黃金時間搶救

中風,如同突如其來的暴風雨,瞬間席捲健康,留下難以彌補的損傷。許多人以為中風是毫無預警的,其實不然。在風暴來臨前,身體往往會發出細微的警訊,只是容易被我們忽略。了解中風前兆,及時採取行動,就能在黃金時間內搶救,將傷害降至最低。

除了廣為人知的FAST口訣(臉歪、手軟、說話不清、行動不便)外,還有許多容易被忽視的中風前兆,需要我們更加警覺。以下列舉幾種常見卻常被誤判的症狀:

一、突發性劇烈頭痛:與以往不同的劇烈頭痛,尤其伴隨噁心、嘔吐,可能是出血性中風的前兆。別輕易歸咎於壓力或偏頭痛,應立即就醫檢查。

二、短暫性視力障礙:單眼或雙眼突然看不清楚,眼前一片黑或出現閃光,可能是視網膜動脈阻塞的警訊,這也是中風的危險指標。

三、暈眩失去平衡:突然感到天旋地轉,無法維持平衡,甚至伴隨噁心、嘔吐,可能是腦幹或小腦中風的徵兆,需要特別留意。

四、肢體麻木或無力:除了FAST口訣提到的手軟之外,臉部、腿部或身體單側出現麻木、無力感,即使只是短暫幾分鐘,也可能是中風的前兆,不可掉以輕心。

五、認知功能障礙:突然出現理解困難、記憶力減退、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,或難以集中注意力等認知功能障礙,也可能是中風的早期症狀。

六、打嗝不止或吞嚥困難:不明原因的持續打嗝,或是突然出現吞嚥困難,也可能是腦幹中風的表現,需要提高警覺。

除了上述症狀,個人體質、中風類型也會影響前兆的表現。因此,若出現任何不明原因的不適,都應該提高警覺,及時就醫檢查。尤其是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族群,更應定期檢查,積極控制危險因子,降低中風風險。

把握黃金三小時固然重要,但「預防勝於治療」才是上策。除了認識中風前兆,更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,例如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、控制體重、戒菸限酒等,才能有效遠離中風威脅,守護自身的健康。

最後,再次提醒,中風前兆的表現因人而異,若出現任何疑似症狀,切勿自行判斷或延誤就醫,應立即撥打119送醫,爭取黃金搶救時間,才能將中風的傷害降到最低,避免留下終身遺憾。

#中風前兆 #早期症狀 #預防措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