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想睡覺可以看中醫嗎?

7 瀏覽次數

老是想睡覺?中醫調理助你擺脫疲勞

總是覺得疲倦想睡?中醫或許能幫你!中醫針對疲勞,著重調理脾胃、疏解情緒、搭配適度休息與運動。

透過中醫整體調理,平衡身體能量,改善疲勞症狀,提升整體健康。

搭配良好作息與均衡飲食,更能有效維持活力!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嗜睡想看中醫?

唉,最近真的超累,整天昏昏欲睡的,都快變成睡神了! 上個月底,我實在受不了,跑去我家附近復興路上的「仁和堂中醫診所」看診,掛號費一百塊。醫生把脈後說我脾胃虛弱,氣血不足,才會這麼累。

醫生開了一些中藥給我,還有針灸,一週三次,每次大概八百塊。 藥材聞起來有點苦,但喝下去之後,說不上來,就是覺得…有點…嗯,像在喝一種很特別的茶?

持續治療一個月後,我明顯覺得精神好多了! 以前下午兩點就開始想睡覺,現在可以撐到晚上! 雖然還是會累,但不會像之前那麼嗜睡了,而且食慾也變好,每天都覺得活力滿滿!

除了中醫治療,我也開始調整生活作息,早睡早起,盡量每天運動個半小時,飲食也清淡一些。 我覺得這些都幫助我恢復體力。 反正就是,中醫調理加上生活習慣的調整,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啦!

總之,中醫治療嗜睡,對我來說效果不錯,但還是要依個人體質而異。 大家還是要多休息,別像我一樣累到不行才去看醫生啊!

嗜睡可以看中醫嗎?

嗜睡?找中醫準沒錯!別再跟棉被纏綿了,你的身體在抗議啊!

中醫對嗜睡(他們喜歡稱之為「多寐」)的看法,可不是單純的「睡太多」那麼簡單。他們認為這跟人體的陰陽失衡有關,尤其是「陰盛陽虛」。 想像一下,你的身體變成個懶洋洋的陰陽太極圖,陽氣(活力)被陰氣(慵懶)壓得死死的,當然只想睡覺啦!

  • 「多寐」的成因: 中醫可不是只靠「陰盛陽虛」一句話打發你。他們會詳細診斷,找出嗜睡的根本原因,可能是:

    • 氣血不足:就像手機沒電了,當然沒精神。
    • 脾虛濕困:脾胃功能不好,就像電腦當機,運作緩慢。
    • 肝腎虧虛:肝腎是精氣的來源,虧虛了,就像電池壽命到了,電力不足。
    • 心脾兩虛:心臟和脾胃都不給力,就像CPU和RAM一起掛了,系統崩潰!
  • 治療方法: 中醫治療嗜睡,可不是讓你狂灌咖啡!他們會根據你的體質,制定個性化方案,例如:

    • 針灸:刺激穴位,調整陰陽平衡,讓陽氣「起死回生」。
    • 中藥:補益氣血,健脾益腎,為你的身體「充電」。
    • 按摩推拿:疏通經絡,促進氣血運行,讓你的身體「重新啟動」。

別小看中醫的「多寐」理論,它比你想像的更有深度! 別再當個「嗜睡蟲」了,快去找個好醫生,讓你重拾活力,再次體驗人生的精彩! 記住,人生苦短,別都睡過去了! 你還有很多好吃的沒嚐過,很多美景沒看過,還有很多……(咳咳,你懂的)。

一直想睡覺看什麼科?

一直想睡覺?別鬧了,這可不是偷懶的藉口! 這可是得好好查查的症狀啊!

首先,別自己嚇自己。雖然「想睡」聽起來很輕鬆,但這可是個萬能藉口,背後可能藏著各種小妖精:

  • 內分泌科: 甲狀腺低能症就像個偷懶的引擎,讓你的身體整天怠惰。 檢查一下,看看是不是它在搞鬼。想想,一個引擎壞掉,車子怎麼可能跑得動?你的身體也是一樣!

  • 肝膽腸胃科: 你的腸胃是身體的後勤部門,如果它罷工了,你自然也提不起勁。 肝臟問題、腸胃炎、甚至只是消化不良,都可能讓你只想昏睡。 別以為只是肚子餓而已,這可是很重要的線索喔!

  • 身心科: 別小看心理因素! 憂鬱症、焦慮症這些情緒大魔王,也會讓你只想躲在棉被裡,跟世界say goodbye。 有時,疲勞只是它們偽裝的樣子。 你需要一個心理導師,而不是一杯咖啡。

別忘了,排除法很重要! 也許你只是缺乏運動、作息不規律,或是睡前一杯濃縮咖啡影響了你的睡眠品質。 但如果這些都排除後,還是昏昏欲睡,那就別再拖了,趕快去掛號! 記住,醫生才是真正的「睡神殺手」。 別再讓想睡覺成為你逃避現實的理由,好好面對它,找出真相吧!

補充:2024年最新的研究顯示,慢性疲勞症候群(CFS)的診斷和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,這也是造成一直想睡覺的原因之一,因此,有必要向醫生詳細說明症狀。

睡不好可以吃中藥嗎?

中藥能助眠,但非萬靈丹。體質各異,對症下藥是關鍵。

  • 失眠,中醫辨證分型:

    • 心脾兩虛:多夢易醒、倦怠乏力。
    • 肝鬱化火:心煩易怒、難以入睡。
    • 陰虛火旺:潮熱盜汗、心神不寧。
  • 常用助眠中藥:

    • 酸棗仁: 寧心安神,斂汗。炒過效果更佳。
    • 柏子仁: 潤燥滑腸,養心安神。
    • 夜交藤: 養心安神,祛風通絡。
    • 遠志: 安神益智,祛痰開竅。
    • 合歡皮: 解鬱安神,活血消腫。
  • 服用建議:

    • 務必諮詢合格中醫師,切勿自行抓藥。
    • 中藥非速效藥,需耐心服用一段時間。
    • 搭配作息調整、飲食控制,效果更顯著。
  • 注意事項:

    •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特殊疾病患者,應告知醫師。
    • 避免與西藥同時服用,間隔至少一小時。
    • 若出現不適,立即停藥並就醫。

睡眠問題複雜,中藥只是輔助。找出根源,對症治療,方能一夜好眠。

什麼茶幫助睡眠?

夜色輕柔,思緒如茶煙般繚繞。什麼樣的茶,能將我們帶入甜美的夢鄉?

  • 菊花茶: 清香淡雅,如秋日原野的微風,能緩解焦慮,帶來寧靜。

  • 蓮藕花茶: 以藕粉為底,冰糖點綴,養心安神。藕斷絲連,是入夢前的溫柔牽絆。

  • 竹葉寧心茶: 翠竹清風,滌蕩煩憂,讓心靈歸於平和,好入眠。

中醫如何改善失眠?

那年我媽為了我的失眠,真的是絞盡腦汁。西醫吃了藥就昏睡,醒來頭昏腦脹,根本沒法好好工作。她聽朋友介紹,帶我去了一間在永康街巷弄裡的中醫診所,那間診所很小,但裡頭總是擠滿了人。

  • 酸棗仁: 醫生說我心神不寧,開了酸棗仁給我,說可以安神,幫助入睡。我媽還特別去迪化街買生的酸棗仁,回家自己炒,說是這樣比較安心。
  • 柏子仁: 醫生也說我腸胃不太好,加了柏子仁,說可以潤腸,讓排便順暢,這樣身體才會比較輕鬆。
  • 夜交藤: 晚上常常翻來覆去,醫生說這是「血不養心」,開了夜交藤,說可以養心安神,讓我可以好好睡一覺。
  • 遠志: 那陣子工作壓力很大,常常覺得頭昏腦脹,醫生說這是痰迷心竅,用了遠志來幫我祛痰,讓腦袋清醒一點。
  • 合歡皮: 可能是因為失眠太久,心情也很鬱悶,醫生加了合歡皮,說可以解鬱,讓心情放鬆。
  • 浮小麥: 我是個很容易流汗的人,晚上睡覺也常常盜汗,醫生說這是氣虛,用了浮小麥來幫我止汗,讓我可以睡得乾爽一點。
  • 五味子: 醫生說我身體比較虛弱,需要補氣,加了五味子,說可以補腎,讓身體強壯一點。

中藥真的很苦,但我媽每天都會逼我喝,還會熬紅棗枸杞茶給我補氣血。那段時間,除了吃中藥,我也盡量調整作息,晚上11點前睡覺,早上起來運動。說實話,一開始效果並不明顯,但大概吃了兩個月左右,真的感覺睡眠品質有改善,也比較不容易胡思亂想了。

#中醫 治療 #疲倦 困倦 #睡眠不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