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保眷屬依附怎麼算?

85 瀏覽次數

健保眷屬依附負擔,保費與被保險人相同,但僅計算最多三位眷屬。若依附眷屬超過三人,僅需負擔三人的保費。以每月自付額635元為例,最多總負擔為2540元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健保眷屬依附:精打細算,聰明節省保費

台灣的健保制度保障全民健康,其中「眷屬依附」制度讓沒有工作或收入較低的家人,可以依附在有工作的家人名下享有健保保障。但關於眷屬依附,許多人可能一知半解,導致不必要的保費支出。今天就讓我們來仔細了解健保眷屬依附的計費方式,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權益。

眷屬依附,保費怎麼算?

簡而言之,健保眷屬依附的保費計算邏輯是:眷屬保費與被保險人相同,但有數量上限,最多只計算三位眷屬的保費。

也就是說,無論你依附幾位眷屬,健保署只會針對其中三位收取保費。超過三位的部分,則無需額外負擔。

舉例說明,更清楚!

假設你是一位月薪超過40,101元的上班族,按照現行健保制度,你的每月自付健保費為635元(此金額會隨健保費率調整而有所變動,請以健保署公告為準)。

  • 情況一:依附一位眷屬 – 你需要負擔自己635元,加上一位眷屬的635元,總共1270元。
  • 情況二:依附三位眷屬 – 你需要負擔自己635元,加上三位眷屬的635元 x 3 = 1905元,總共2540元。
  • 情況三:依附五位眷屬 – 儘管你依附了五位眷屬,但你只需要負擔自己635元,加上三位眷屬的635元 x 3 = 1905元,總共2540元。因為健保只計算最多三位眷屬的保費。

重點提醒:

  • 保費金額會隨健保費率調整而變動,請務必以健保署最新公告為準。
  • 眷屬的定義: 依照健保法規,眷屬主要指的是無職業、無收入,或收入低於一定標準的配偶、直系血親尊親屬(如父母、祖父母)、未成年子女,以及超過20歲但因在學、身心障礙等原因無法工作的子女。
  • 自行申報的重要性: 如果你的眷屬狀況有所變更(例如找到工作、收入增加等),請務必主動向投保單位申報,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爭議或罰款。

聰明規劃,節省保費:

了解健保眷屬依附的計費方式後,我們可以更聰明地規劃保費負擔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的配偶原本依附在你名下,但找到一份足以自行投保的工作,那麼讓他/她自行投保,反而可以降低你的健保費負擔,因為你只需要負擔自己和另外三位眷屬的保費。

總結

健保眷屬依附制度是台灣健保的重要一環,透過了解其計費方式,我們可以更精打細算,在保障家人健康的同時,也能有效控制保費支出。下次在計算健保費時,別忘了「最多計算三位眷屬」這個重點,讓你的健保規劃更聰明、更划算!

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更了解健保眷屬依附的計算方式,如果有任何疑問,建議直接向健保署或投保單位諮詢,以獲得最正確的資訊。

#依附 #健保 #眷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