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送一單賺多少?

4 瀏覽次數

熊貓和Uber Eats外送員薪資結構略有不同,主要由配送費、區域動態費、廣告獎金及接單獎金組成,平均每單約70元。每月固定10號和25號發薪,沒有抽成,但存在總量管制,接單狀況相對穩定,計薪方式簡單易懂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外送一單70元?解構台灣外送員的真實收入

五佰元,對外送員來說,或許只是一兩趟的車資,或者幾單的辛苦錢。但究竟,一趟外送的真實報酬是多少?網路上的資訊眾說紛紜,往往淪為片面之詞,難以窺探外送員的真實經濟狀況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主要外送平台—Foodpanda(熊貓)和Uber Eats的收入結構,揭開「外送一單賺多少」的神秘面紗。

坊間流傳「平均每單70元」的說法,並非全然錯誤,但卻過於簡化了外送員的薪資計算方式。實際上,外送員的收入並非單純的「每單固定金額」,而是由多項因素共同決定,呈現出複雜且變動的樣貌。

首先,配送費是收入的主要來源,這部分金額會根據訂單距離、餐點類型及送達時間有所調整。距離較遠、餐點較多或送達時間壓力大的訂單,配送費自然較高。然而,這並非一個固定的數值,而是由平台演算法根據即時狀況動態調整。

其次,區域動態費是影響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在用餐尖峰時段或特定熱門區域,平台會額外支付區域動態費,以鼓勵外送員前往接單,這部分金額往往能有效提升單趟收入。反之,在冷門時段或偏遠地區,區域動態費則會相對較低甚至消失。 這也意味著,外送員的收入並非單純「時間換取報酬」,更需要考量時間、地點和訂單種類的策略性選擇。

除了基本配送費和區域動態費外,平台還會不定時推出廣告獎金接單獎金等促銷活動,鼓勵外送員積極接單。這些獎金的金額和發放條件會因活動而異,屬於額外收入,並非穩定且可預期的部分。

熊貓和Uber Eats在發薪制度上略有不同,但共同點是皆以明確的系統記錄每單收入,並定期發放薪資,多半採取雙週發薪制度,例如10號和25號。重要的是,這兩種平台皆沒有抽成機制,外送員獲得的收入就是平台支付的全部金額。然而,平台往往會實施總量管制,也就是說,一天能接的單量有限制。這雖然能確保外送員不會因過度疲勞而影響安全,但也限制了其收入的上限。

因此,「平均每單70元」只是一個粗略的估計值,並不能完整反映外送員的實際收入。實際收入會因時間、地點、訂單類型、平台活動等多種因素而產生極大差異,甚至可能低於或高於這個數字。一位勤奮的外送員,透過有效率的路線規劃和精明的接單策略,每月收入或許能達到可觀的數字;但相對地,一位缺乏經驗或策略的外送員,則可能面臨收入不穩定的困境。

總之,外送員的收入並非單純的「每單70元」,而是一個受多重因素影響的動態變數。 要了解外送員的真實經濟狀況,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其薪資結構的複雜性,以及其工作背後的辛勞與挑戰。

#外送 收入 #外送 賺錢 #賺錢 多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