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O 如何定義健康?

49 瀏覽次數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為,健康並非僅僅沒有疾病或虛弱,而是指身心靈全面和諧的安寧狀態,涵蓋了生理、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整性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超越疾病的藩籬:WHO 眼中的健康全貌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於健康的定義,早已超越了單純「沒有疾病或虛弱」的狹隘理解。這不僅是醫學的進步,更是對人類福祉的深刻體悟。WHO 將健康定義為:「一種身體上、精神上和社會上完全健康的状态,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。」 (英文原文: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, mental and social well-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.) 這短短一句話,卻蘊含著豐富且深遠的意涵,值得我們細細品味。

首先,它強調了健康的全方位性。 我們常將健康與疾病對立看待,認為沒有疾病就代表健康。然而,WHO 的定義明確指出,健康並非單一維度的概念,而是包含了生理、心理和社會三個層面的完整和諧。 擁有健全的身體,能自由活動,沒有疾病纏身,僅僅是健康的第一步。 而心理層面,則涵蓋了情緒的穩定、認知功能的正常運作,以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。一個身心俱疲、壓力過大,即使沒有明確的疾病診斷,也難以稱得上健康。

更進一步,WHO 的定義也納入了社會適應性。 這強調了個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關係。 一個在社會中適應良好,擁有良好人際關係,能夠有效參與社會活動的人,才能真正體現健康的完整性。 反之,即使身體和心理都相對健康,但長期處於社會孤立、缺乏支持系統的狀態,也將影響整體的健康狀況。

因此,WHO 的健康定義並非一個靜態的目標,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。它強調的是一種持續追求身心靈和諧的狀態,需要個人持續的努力和社會的支持。 這包含了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例如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、充足睡眠;積極管理壓力,培養正面思維;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積極參與社會活動。

總而言之,WHO 的健康定義提醒我們,健康並非僅僅是疾病的缺席,而是一種積極的、全面的、動態的狀態。 它呼籲我們關注自身的身心靈健康,以及與社會環境的互動,才能真正擁抱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人生。 這也意味著,追求健康是一個持續學習和成長的過程,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,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,保持身心靈的和諧與安寧。

#Who 健康 #健康 定義 #全民 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