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災需要報警嗎?

14 瀏覽次數

職災發生,報警非必要,但可由警消提供即時醫療協助並記錄現場狀況,有助後續職災認定,釐清責任歸屬仍須勞檢單位調查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職災發生,該報警嗎?這個問題,許多勞工和雇主都感到困惑。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資訊,卻往往缺乏針對性說明,導致許多人猶豫不決。事實上,職災報警與否,並非單純的「是」或「否」,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的複雜議題。本文將從多個面向,深入淺出地剖析這個問題。

首先,我們必須釐清一個觀念:報警並非職災認定或責任歸屬的必要條件。職災的認定,主要由勞動檢查單位(簡稱勞檢單位)負責調查,他們會根據相關法規、現場勘查、證據蒐集等,判定事故原因、責任歸屬,並依法處理。警察主要負責社會治安維護與刑事案件偵辦,雖非職災調查的主管機關,但其介入仍能發揮關鍵作用。

那麼,什麼情況下需要報警呢?

1. 緊急醫療救援: 這是報警最直接且重要的理由。當職災造成人員嚴重傷亡,需要立即的醫療救援時,撥打119或110,請求警消單位協助,是首要之務。警消人員能提供快速且專業的醫療協助,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,這往往能決定傷者的生死。

2. 保全現場狀況: 職災現場的狀況,對後續調查至關重要。報警後,警方會到現場記錄,拍照或錄影,保留關鍵證據,防止現場遭到破壞或證據遺失,這對於勞檢單位釐清事故原因有莫大的幫助。尤其是涉及機械故障、重大意外等情況,更需要警方的專業協助以完整保存現場狀態。

3. 涉及刑事責任: 若職災事故懷疑涉及故意犯罪行為,例如蓄意破壞設備、故意傷害等,則必須立即報警,由警方進行刑事偵查。這與勞檢單位進行的職災認定是兩個不同的面向。

4. 雇主隱瞞或逃避責任: 若雇主試圖隱瞞職災事實,或是逃避應負的責任,例如不願提供醫療協助、阻撓現場勘查等,則可以報警,請求警方介入調查。
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單純的輕微職災,例如擦傷、輕微扭傷等,若不涉及上述情況,則不一定需要報警。 這時,勞工可以先向公司主管報告,並記錄相關情況,再向勞工主管機關申報職災。

總之,職災發生後,是否報警需要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、有無涉及刑事責任、雇主態度等因素綜合考量。報警可以為後續的職災認定提供更有利的證據,但並非職災認定及責任歸屬的決定性因素。 建議勞工在發生職災後,應保持冷靜,先處理緊急醫療事宜,並盡快蒐集相關證據,例如照片、影片、證人證詞等,以便後續向勞檢單位提出申請。 同時,尋求勞工團體或法律專業人士的協助,更能保障自身權益。

最終目的,是透過適切的處理程序,釐清責任歸屬,保障勞工的安全與權益,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。 這才是解決職災問題的核心所在。

#報警 #安全 #職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