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關關稅如何計算?

11 瀏覽次數

進口關稅分為兩種計算方式:從量稅依貨物重量乘以每單位稅額;從價稅則依貨物完稅價格乘以稅率計算。前者著重數量,後者著重價值,兩者適用不同類型的進口商品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海關關稅:精準計算,輕鬆掌握進出口成本

進出口貿易牽涉甚廣,其中關稅計算更是關鍵環節,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成本。了解海關關稅的計算方式,才能有效掌握預算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如同前述,進口關稅主要分為從量稅和從價稅兩種計算方式,但實際操作上卻更加複雜,需要考量更多細節。

一、從量稅與從價稅的深入解析

  • 從量稅: 以貨物重量、數量、體積等作為計稅依據,乘以預定的單位稅額。這種計算方式簡單直接,適用於某些特定商品,例如:水泥、煤炭、化肥等,這些商品的價值波動相對較小,以數量計稅更為簡便。舉例來說,若進口1000公斤的某種化肥,單位稅額為每公斤新台幣5元,則應繳關稅為 5元/公斤 * 1000公斤 = 5000元。

  • 從價稅: 以貨物完稅價格作為計稅依據,乘以預定的稅率。這是目前國際上最主要的關稅計徵方式,適用於大多數進口商品。由於商品價格會受到市場供需、匯率等因素影響,因此從價稅的計算更能反映商品的實際價值。然而,如何確定”完稅價格”則是一門學問。

二、完稅價格的決定因素

完稅價格並非單純的商品買賣價格,它包含了更多考量因素,以確保公平合理的計稅基礎。海關通常會根據以下原則來確定完稅價格:

  • 成交價格: 指買賣雙方實際成交的價格,包含運費、保險費等至進口地口岸的費用。這是海關優先考慮的完稅價格基準。

  • 類似貨物成交價格: 若無法確定成交價格,海關會參考相同或類似貨物在相同或類似時間的成交價格。

  • 相同貨物成交價格: 若找不到類似貨物,海關會參考相同貨物在不同進口商之間的成交價格。

  • 倒扣價格: 若以上方法都無法確定完稅價格,則海關會參考進口貨物在台灣的銷售價格,扣除相關費用,例如:利潤、佣金、運輸費用等,推算出完稅價格。

  • 計算價格: 作為最後手段,海關會根據貨物生產成本、利潤、一般費用等因素計算出完稅價格。

三、其他影響關稅的因素

除了從量稅和從價稅的計算方式外,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最終的關稅金額,例如:

  • 貨物原產地: 台灣與許多國家或地區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(FTA),享有優惠關稅或免稅待遇。因此,貨物原產地證明至關重要。

  • 稅則號列: 每種商品都有其對應的稅則號列,不同的稅則號列對應不同的稅率。正確的稅則號列分類是準確計算關稅的基礎。

  • 關稅優惠: 某些特定產業或商品可能享有政府提供的關稅優惠政策。

四、精準計算,善用資源

海關關稅計算看似複雜,但只要掌握基本原則,並善用相關資源,就能輕鬆應對。建議進出口商可參考財政部關務署網站上的相關資訊,或諮詢專業的報關行,以確保關稅計算的準確性,並避免因誤算而產生的額外成本。

透過深入了解海關關稅的計算方式和影響因素,企業才能更有效地規劃進出口業務,提升競爭力,並在國際貿易中穩健發展。

#海關稅率 #稅務規定 #關稅計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