偵查庭家屬能陪同嗎?

11 瀏覽次數

偵查庭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,家屬一律不得陪同,無論您是告訴人或被告皆然。若有陪同需求,法律上僅允許辯護人或告訴代理人(偵查庭律師)在場協助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偵查庭家屬能否陪同?──法律邊界與情感掙扎

五百年來,法律的演進始終在權力與人權之間拉扯。在刑事訴訟程序中,偵查階段的「偵查不公開原則」更是這場拉扯的縮影,而家屬能否陪同偵查庭,便成為這原則下最令人揪心、也最常被質疑的議題。

本文將深入探討偵查庭家屬陪同的可能性,並試圖在法律規定與人情倫理間尋求平衡點。

簡而言之,答案是否定的。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,《刑事訴訟法》並未允許家屬陪同偵查庭。無論您是扮演告訴人(被害人家屬),或是被告的家屬,皆不得進入偵查庭旁聽或陪同。此原則的根本在於保障偵查程序的順利進行,避免證據遭受污染,以及保護相關人員的安全。想像一下,若偵查庭開放家屬旁聽,其情緒反應可能影響證人證詞,或是干擾偵查人員的調查工作。這不只可能導致案件偵查延宕,甚至可能影響最終的審判結果。

然而,法律的冰冷條文並無法完全消弭家屬的焦慮與不安。當親人遭遇刑事案件,家屬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,渴望在這個關鍵時刻陪伴在親人身旁,提供支持與力量。這種渴望並非無理,而是基於人倫情感的自然流露。他們或許只想握住親人的手,給予一個眼神的鼓勵,卻被法律的藩籬阻隔在外,這份無力感是法律條文無法輕易抹去的。

那麼,家屬完全沒有任何管道了解偵查進度嗎?當然不是。法律雖然限制了家屬進入偵查庭,卻沒有限制家屬委託律師。委任辯護人或告訴代理人(偵查庭律師)是家屬能做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事。律師可以代表家屬出席偵查庭,了解偵查的進展,並向家屬傳達相關訊息。律師的專業知識也能協助家屬判斷案件發展方向,並提供必要的法律建議。這不只是法律賦予的權利,更是保障家屬權益的重要途徑。

此外,家屬可以透過與律師的溝通,間接參與到案件的處理中,例如提供律師相關資訊,或是表達自身的訴求。雖然無法親身參與偵查庭,但透過律師的專業協助,仍能有效地參與到案件的偵查程序中,盡可能減輕自身的焦慮。

最後,我們必須正視偵查不公開原則與家屬權益之間的張力。或許,未來法律可以考慮在保障偵查程序公正性的前提下,探索更人性化的解決方案,例如在特定情況下,允許家屬在特定範圍內旁聽,或提供更完善的資訊管道,以平衡法律效力與人情倫理之間的衝突。這需要立法者、司法人員及社會大眾共同努力,才能創造更完善、更符合人性的法律制度。 唯有如此,才能讓法律不再只是冰冷的條文,而是真正守護人民權益的堅實依靠。

#偵查庭 #家屬 #陪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