碩士為什麼要寫論文?

18 瀏覽次數

碩士論文旨在驗證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。針對培養學術人才的碩士學位,論文必不可少。然而,以實務應用為主的碩士課程,則無需論文,因論文寫作反而會阻礙跨領域應用人才的培養。這點在台灣的商業管理碩士教育中尤為明顯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碩士論文:學術殿堂的敲門磚還是職涯路上的絆腳石?

碩士學位究竟為何而設?這個問題的答案,決定了碩士論文存在的必要性。長久以來,碩士論文被視為學術殿堂的敲門磚,是驗證學生研究能力的試金石。然而,隨著時代變遷,碩士教育的目的日趨多元,論文的價值也開始受到質疑,尤其在強調實務應用的領域,它更像是職涯路上的絆腳石,而非助推器。

傳統觀點認為,碩士論文旨在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,包含文獻回顧、研究設計、資料蒐集與分析、以及學術寫作等。透過撰寫論文,學生能深入探討特定領域的議題,培養批判性思考、獨立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對於有意繼續深造,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而言,碩士論文更是展現研究潛力,爭取獎學金和入學資格的關鍵。

然而,並非所有碩士學位都以學術研究為導向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碩士課程強調實務應用,旨在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和實戰經驗的應用型人才。例如,MBA、EMBA等商業管理碩士課程,更注重學生的商業 acumen、領導力、以及跨領域整合能力。對於這些學生來說,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撰寫學術論文,反而可能阻礙他們在職場上的發展。

以台灣的商業管理碩士教育為例,許多學生選擇就讀MBA的目的並非為了進入學術界,而是為了提升職場競爭力,尋求更好的職涯發展。他們更需要的是透過實際案例分析、商業模擬、企業參訪等方式,學習解決實際商業問題的技巧,而非鑽研學術理論。在這種情況下,冗長的論文寫作過程,不僅佔用了寶貴的學習時間,也未必能有效提升他們的職場技能。

此外,過於強調論文寫作,也可能造成學術研究的淺碟化。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論文,部分學生可能選擇研究較為簡單、容易操作的題目,甚至抄襲或委託他人代寫,導致學術品質下降。這樣的論文不僅無法真正體現學生的研究能力,也無益於學術界的發展。

因此,碩士論文的必要性,應根據不同學位的培養目標而定。對於以學術研究為導向的碩士課程,論文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但對於以實務應用為主的碩士課程,則應重新思考論文的定位,探索更符合學生需求的評量方式。例如,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企業專案、撰寫產業分析報告、或是開發創新商業模式等,以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,並促進產學合作。

在知識經濟時代,人才的培養應該更加多元化和彈性化。唯有跳脫傳統框架,才能培育出真正符合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,讓碩士教育不再只是學術的象牙塔,而是連結學術與實務的橋樑。

#學術 #研究 #論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