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曠課扣幾分?

12 瀏覽次數

國中曠課每小時扣0.5分德行分,事假每小時扣0.1分,病假、公假、喪假則不扣分。遲到或升旗缺席也各扣0.25分,積分累計影響評量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國中曠課扣分,真的只是數字遊戲嗎?

「國中曠課每小時扣0.5分德行分,事假每小時扣0.1分,病假、公假、喪假則不扣分。遲到或升旗缺席也各扣0.25分,積分累計影響評量。」這句話,或許是許多國中生耳熟能詳的「魔咒」。 0.5分、0.1分,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數字,卻可能悄悄地影響著學期成績,甚至影響升學的機會。 但我們真的只該把焦點放在扣分的數字上嗎?

扣分機制的存在,表面上是為了約束學生,避免無故曠課,維持學校秩序。然而,單純以「扣分」作為懲罰手段,是否真的有效? 許多學生可能抱持著「反正就扣幾分而已」、「反正還有其他科目可以補」的心態,輕忽曠課的嚴重性。 0.5分乘以幾小時,累積下來或許是不少分數,但對於學習成效的影響,遠遠大於數字本身。

曠課所造成的學習落差,才是更嚴重的後果。 一節課的內容,可能包含了關鍵的觀念講解、重要的習題演練,甚至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和啟發。 一次、兩次的曠課,或許還能自行補救,但長期曠課累積下來,勢必會造成知識斷層,跟不上學習進度,最終影響到學業成績,甚至造成學習倦怠。

更重要的是,曠課背後往往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問題。 孩子頻繁曠課,可能是因為課業壓力過大、人際關係不佳、家庭因素影響,或是對學習缺乏興趣等。 學校和老師應該更關注學生曠課的原因,而不是只著眼於懲罰。 透過輔導老師的介入,了解學生的困境,給予適當的協助和支持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避免曠課情況再度發生。

因此,單純以「國中曠課每小時扣0.5分德行分」這樣的規定,並不足以解決問題的根本。 我們需要更全面的教育措施,重視學生身心健康,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管道,才能讓學生們真正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,並主動積極地面對學習上的挑戰。 扣分制度,或許只是個警示,但更重要的是,讓學生明白,學習的過程,不只是為了考試和分數,更是為了自身的成長和未來發展。 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。 別讓數字掩蓋了更重要的課題。

#國中 #扣分 #曠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