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抗生素很傷身體嗎?

9 瀏覽次數

正確使用抗生素,對健康成人與兒童而言,通常不會造成身體傷害。 但腎功能不佳的長者需留意劑量調整,避免加重腎臟負擔。 醫師處方與遵照指示服藥至關重要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抗生素:救命仙丹還是健康殺手?破解迷思,聰明使用保健康

抗生素,一個熟悉又令人擔憂的名詞。它能對抗細菌感染,保護我們的健康,但同時也讓人擔心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到底吃抗生素是不是真的那麼傷身體?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。

抗生素的作用機制:好壞通殺的雙面刃

抗生素的原理在於抑制或殺死細菌,藉此對抗細菌感染。然而,抗生素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精準,它在攻擊有害細菌的同時,也會波及體內有益的細菌。這些益生菌對維持腸道健康、提升免疫力至關重要。因此,服用抗生素後,腸道菌群失衡是常見的副作用,可能導致腹瀉、消化不良等問題。

成人與兒童:身體耐受度不同,風險也不同

對於健康的成人和兒童來說,如果正確使用抗生素,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。我們的身體擁有自我修復的能力,能夠在抗生素療程結束後逐漸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。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使用抗生素,因為濫用抗生素會導致抗藥性細菌的產生,讓原本有效的藥物失效,反而更難治療。

長者與特殊族群:用藥需更謹慎

相較於年輕族群,長者的身體機能較弱,特別是腎功能。腎臟是代謝藥物的重要器官,如果腎功能不佳,抗生素的代謝速度就會減慢,容易在體內累積,增加副作用的風險。因此,腎功能不佳的長者在使用抗生素時,需要特別留意劑量調整,務必遵從醫囑,避免加重腎臟的負擔。此外,孕婦、哺乳期婦女等特殊族群在使用抗生素時也需要特別謹慎,必須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。

如何聰明使用抗生素,降低傷害?

  • 遵從醫囑,絕不自行購買或停藥: 抗生素必須由醫生處方,並且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。不要因為症狀稍微減輕就自行停藥,這樣可能會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,讓病情惡化。
  • 了解藥物副作用,及早反應: 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副作用,了解藥物的可能反應,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協助。
  • 補充益生菌,維護腸道健康: 服用抗生素期間或療程結束後,可以適量補充益生菌,幫助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,降低腹瀉等不適症狀。
  • 飲食均衡,增強免疫力: 維持均衡的飲食,攝取足夠的營養,可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,減少感染的風險。
  •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: 勤洗手、避免接觸病源,是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,也能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機會。

結論:抗生素是工具,善用才能保護健康

抗生素並非洪水猛獸,它是一種重要的醫療工具,可以在關鍵時刻拯救我們的生命。然而,我們需要正確地認識它,了解它的作用機制和潛在的風險,才能聰明地使用它,讓它成為保護健康的利器,而不是傷害身體的兇手。記住,遵從醫囑、不濫用抗生素,才是保障健康的不二法門。

#傷身體 #怎麼辦 #抗生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