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掉一個習慣要多久?
忘掉一個習慣要多久?二十一天的迷思與更真實的答案
「21天養成一個習慣!」這句話曾風靡一時,彷彿只要堅持三週,就能輕輕鬆鬆告別拖延症、愛上運動,甚至成為鋼琴大師。然而,行為心理學的領域遠比這句口號複雜許多。事實上,忘掉一個習慣,或養成一個新習慣,所需時間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,它更像是一個範圍,而非一個精確的點。
那「21天」這個數字從何而來?它源自於1960年代一位整形外科醫生麥可·馬拉奇(Maxwell Maltz)的著作《Psycho-Cybernetics》。他觀察到病人接受手術後,需要約21天才能習慣新的外貌。然而,這只是一個特定情境下的觀察結果,並不能套用在所有習慣養成或改變的案例上。
影響習慣改變時間的因素錯綜複雜,包含了習慣的強度、個人意志力、環境因素,以及目標的設定方式等等。一個已經根深蒂固的壞習慣,例如長期熬夜、暴飲暴食,比一個新近養成的習慣,例如每天喝一杯水,更難以改變。這就好比要推倒一棵參天大樹,比起種下一棵幼苗,需要付出的努力與時間自然更多。
意志力也扮演著關鍵角色。有些人意志力堅強,能夠持續堅持,即使遇到挫折也能迅速調整,他們的習慣改變速度自然較快。反之,意志力薄弱者,容易受到誘惑影響,半途而廢,習慣改變時間則會被無限拉長。
更重要的是,環境的影響不容小覷。如果你想戒菸,但身邊的朋友都抽菸,你很容易受到誘惑而復吸。同樣地,如果你想養成運動的習慣,但家裡沒有運動器材,也沒有方便的運動場所,你也很難堅持下去。
因此,一個更務實的說法是,習慣的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它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努力。它不是一蹴可幾的,而是一個反覆試驗,不斷調整的過程。研究指出,持續的正面回饋與適當的獎勵機制,能夠有效提升習慣改變的成功率。
所以,与其執著於一個特定的時間數字,不如將焦點放在如何有效地改變習慣。這需要你:
-
明確目標:設定具體、可衡量、可達成、相關且有時限的目標 (SMART)。例如,不要只是說「我要戒菸」,而是說「我要從每天抽20根菸,減少到每天抽15根,持續一個月。」
-
循序漸進:不要一口氣想改變太多,從小目標開始,逐步提升挑戰難度。
-
建立支持系統:尋求家人、朋友或專業人士的支持,增加改變的動力。
-
自我監控:記錄自己的進度,觀察自己的行為模式,及時調整策略。
-
善待自己:允許自己犯錯,並從錯誤中學習,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。
忘掉一個習慣,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。21天或許是一個參考,但更重要的是理解習慣改變的複雜性,並以科學且持之以恆的方式,逐步邁向理想的生活。 不要被數字綁架,而是要相信自己,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,你一定能成功。
#多久 #戒除習慣 #需要時間對答案提出建議:
感謝您提供的建議!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