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抗生素會有什麼副作用?

15 瀏覽次數

使用抗生素時應留意潛在副作用,如紅疹、搔癢,以及嚴重腹瀉或不適感。出現前述症狀時,應立即停藥就醫。抗生素並非無害,因此非必要時應避免使用。切勿誤以為抗生素可「有病治病、無病強身或預防感染」,此舉只會助長抗藥性細菌的形成,後果堪虞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別把抗生素當萬靈丹:了解副作用與正確使用觀念

抗生素,這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彙,在對抗細菌感染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然而,許多人對於抗生素的認知,仍然停留在「生病就吃,吃了就好」的階段。事實上,抗生素並非萬能,更潛藏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副作用。因此,了解抗生素的正確使用觀念,以及認識其可能的副作用,對於維護自身健康至關重要。

首先,讓我們正確認識抗生素的作用機制。抗生素僅能殺死或抑制細菌的生長,對於病毒引起的感冒、流感等疾病,是完全無效的。貿然使用抗生素,不僅無法對症下藥,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

那麼,服用抗生素可能出現哪些副作用呢?最常見的副作用包含:

  • 消化道不適: 腹瀉、噁心、嘔吐等是常見的副作用。抗生素在殺死致病菌的同時,也會影響腸道內的益生菌,導致腸道菌群失衡,進而引起消化道不適。
  • 過敏反應: 皮疹、搔癢、蕁麻疹等是常見的過敏症狀。嚴重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、臉部腫脹等危及生命的過敏性休克,務必及早就醫。
  • 念珠菌感染: 女性服用抗生素後,容易發生陰道念珠菌感染,出現搔癢、分泌物增加等症狀。
  • 抗藥性細菌產生: 這可能是最嚴重的副作用。不當使用抗生素,會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,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失效,未來感染時將更難治療,甚至無藥可醫。

除了上述常見副作用,某些抗生素還可能對肝臟、腎臟、聽力等器官造成損害。因此,在使用抗生素前,務必告知醫師過敏史、正在服用的藥物以及過去的病史,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。

面對這些潛在的副作用,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呢?

  • 遵照醫囑: 絕對不要自行購買抗生素服用。必須經由醫師診斷,確認是細菌感染,並開立適合的抗生素種類與劑量。
  • 完成療程: 即使症狀改善,也務必依照醫師指示,完整服用完療程。擅自停藥容易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,病情復發。
  • 避免濫用: 感冒、流感等病毒感染,不需要使用抗生素。
  • 諮詢藥師: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期間出現任何不適,應立即諮詢藥師或醫師,切勿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。

總而言之,抗生素是一把雙面刃,正確使用可以有效對抗細菌感染,但濫用則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與抗藥性問題。我們應秉持著謹慎的態度,了解抗生素的作用與副作用,並遵照醫囑,才能真正發揮抗生素的益處,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傷害。別讓抗生素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,從自身做起,共同守護我們的健康!

#抗生素 副作用 #藥物反應 #身體不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