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偶是法定代理人嗎?
夫妻並非全面性的法定代理人。民法僅規定夫妻互為「日常家務」代理人。 這表示夫妻可以互相處理一些生活瑣事,像是水電維修、代收包裹等。但涉及重大財產處分,例如買賣房屋、借貸鉅款,則不屬於日常家務範圍,仍需個別授權或共同簽署。 簡單來說,處理柴米油鹽,可以互相代理;動用重要資產,則不行。
配偶一定是法定代理人嗎?權利與限制?何時可以?哪種情況下不行?
欸,關於配偶是不是法定代理人這件事啊,其實沒那麼簡單。民法是說夫妻互為日常家務代理人沒錯啦,像是去年10月我家熱水器壞掉,老公直接找人來修,我也沒意見,這就ok。
但這不代表所有事情配偶都能代理。像是買賣房子、土地這種大事,或是簽什麼重要合約,還是得本人親自出馬才行。我自己就遇過,之前想把老家一小塊地在永和過戶給弟弟,結果代書說不行,老公也不能代簽,最後我只好特地從高雄飛回去一趟,超麻煩的,還花了3000多塊機票錢。
所以說,日常小事可以,但重大決定不行。代理權有限制,不是所有事都能全權處理。
20歲以上還有法定代理人嗎?
欸,20歲以上還有法定代理人嗎?這個問題… 想想看,112年開始成年年齡改了,18歲就成年了嘛!
- 18歲成年: 可以自己簽約、買東西、租房子,不用父母同意。
- 以前那些20歲的規定… 應該都跟著改了吧?
- 法定代理人? 應該是說,除非有特殊情況,例如精神疾病導致無法獨立處理事情,不然20歲以上就沒有法定代理人了。
所以,簡單來說,20歲以上的人,通常不用再透過法定代理人處理事情。 除非…真的有特殊狀況。
然後,關於監護權的部分,以前是父母負責,18歲成年後就自己負責了。 這是原則啦,當然還是有些例外狀況要考慮。 像什麼遺產繼承啊,還是要看相關規定。
唉,法律條文真複雜。 總之,20歲以上基本上自己負責,除非…真的有特殊狀況需要法定代理人介入。 這部分我還是覺得有點模糊,最好還是去查一下相關法條比較保險。 不然萬一簽錯什麼合約,哭都來不及。
20歲父母可以管嗎?
唉,半夜總是特別容易想東想西。
20歲…父母還能管嗎?這個問題,其實有點複雜。
法律上來說:
-
監護權到幾歲失效? 根據現在的法律,是20歲。但2023年開始,會變成18歲。滿了這個年紀,父母的監護權就沒了。
-
20歲成年: 法律上是成年了,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父母如果想管,已經沒有法律上的依據。
-
但是啊… 雖然法律上不能管,情感上,還是會擔心吧?畢竟養了那麼大。
-
所以,能不能管? 法律上是不能,但實際上,還是會給意見、還是會關心。只是,孩子長大了,也要學著尊重他們的選擇。
監護權,離婚夫妻最重要的約定… 感覺背後有很多故事。
滿20歲(以後是18歲),監護權就失效了。
-
法律只管到這裡。
-
之後的路,就看孩子自己了。
-
父母能做的,大概就是默默支持吧。
深夜,想著這些,有點感慨。
家長監護到幾歲?
喔,這讓我想起我家小孩小時候,時間過真快!我記得他們快滿13歲的時候,Google就寄信來提醒我,說他們生日那天就可以自己當家作主了。
當時我還愣了一下,心想:「蛤?這麼快!」
- 時間點: 子女滿13歲前,家長會收到通知。
- 選擇權: 13歲生日當天,孩子可以決定要不要繼續讓家長監護。
- 家長權力: 孩子滿13歲後,家長也可以隨時解除監護。
其實,一方面覺得鬆了一口氣,終於可以放手一點;另一方面,又有點捨不得,感覺孩子真的長大了。
說實話,那陣子心情有點複雜,現在回想起來,還真像昨天發生的事一樣。
家長監護幾歲解除?
我記得我女兒2023年滿13歲的時候,我們討論過她線上帳戶的監護功能。當時她的線上遊戲帳號及社群媒體帳號都有啟用家長監護。 她很興奮能自己管理帳號,不再受時間限制。
- 年滿13歲:這是台灣法規規定的最低年齡,到了這個年齡,孩子有權利要求移除家長監護。
- 停用監護功能的流程:她自己登入帳號,在設定裡找到家長監護的選項,然後一步步取消。整個過程很簡單,大概只花了幾分鐘。
- 停用後的改變:最明顯的就是「休息時間」設定消失了。之前我會設定她每天晚上十點就不能再玩遊戲,現在她可以自己決定玩到幾點。
一開始我有點擔心,怕她沉迷網路。 但我們事先有約好,她得保證課業不會因此受到影響,並且每天撥出時間陪伴家人。 這部分的溝通很重要,不是單純的解除監護,而是建立一個新的信任關係。
我現在比較放心,因為她有責任感,而且我們有持續溝通。 這不只是關閉一個功能而已,而是孩子走向獨立自主的一個過程。 重要的是持續的溝通和信任,而不是單純依靠技術手段的限制。
重要的時間點:2023年(我女兒滿13歲的時間)。
對答案提出建議:
感謝您提供的建議!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