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頭暈是什麼症狀?

15 瀏覽次數

長期頭暈可能由貧血(如B群缺乏、腸胃出血)、心臟病(例如冠心症、心衰竭)、姿勢性低血壓或血液黏稠度過高引起。 腦部供血不足,例如腦動脈硬化,也是可能原因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長期頭暈:隱藏在背後的健康警訊

長期頭暈,並不是單純的「不舒服」,而可能反映出身體深層的健康問題。它並非單一成因,而是多種潛在疾病的共同症狀。了解長期頭暈背後的可能原因,有助於及早發現和診斷,並採取適當的治療。

長期頭暈,是指持續數週、數月甚至數年的頭暈感。它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也可能造成焦慮和恐懼。這與偶發性的頭暈眩暈不同,後者通常持續時間較短,且可能由特定誘因引起,例如突然起身或長時間維持特定姿勢。

導致長期頭暈的潛在疾病相當廣泛,以下幾點值得注意:

  • 貧血: 貧血,特別是缺乏維生素B群或腸胃道出血導致的貧血,會造成腦部供氧不足,進而引發頭暈。 這類貧血的症狀可能還包括疲勞、面色蒼白、頭昏眼花等。 進一步檢查血液指標是必要的診斷步驟。

  • 心血管疾病: 心臟病,例如冠心症或心衰竭,會影響血液循環,導致腦部供血不足。 伴隨頭暈的症狀,還可能包括胸悶、呼吸急促、心悸等,需要專業醫護人員評估。

  • 姿勢性低血壓: 當人體從躺姿或坐姿突然站立時,血壓下降過快,容易造成姿勢性低血壓,導致頭暈。 尤其老年人或有低血壓疾病史者,更需要留意此一可能性。

  • 血液黏稠度過高: 血液黏稠度過高,會影響血液流動,降低腦部供氧,進而引起頭暈。 這與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,需要長期追蹤和監控。

  • 腦部供血不足: 腦動脈硬化是腦部供血不足的常見原因。 隨著年齡增長,血管硬化程度加劇,導致腦部供血不足,長期頭暈可能與腦動脈硬化有關。 此類疾病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、高血脂、抽菸等。

重要提醒: 上述只是一些常見的可能原因,並非所有情況都與這些疾病相關。 若您持續出現頭暈,建議盡快就醫,由專業醫師評估,並進行必要的檢查,例如血液檢查、心電圖、腦部影像檢查等,以找出真正原因,並獲得適當的治療。 自我診斷和治療可能會延誤病情,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。

長期頭暈不應輕忽,它可能隱藏著潛在的健康危機。 透過及時的診斷和治療,才能有效地改善症狀,並降低健康風險。 請謹記,本文提供的是一般資訊,並非醫療建議。 如有任何健康疑慮,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療人員。

#長期 頭暈 #頭暈 原因 #頭暈 症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