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一到晚上就心悸?

12 瀏覽次數

夜晚心悸,可能是副交感神經失調,導致身體無法放鬆,甚至出現心律不整或頻脈。貧血、甲狀腺亢進等也可能誘發此症狀,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釐清原因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夜幕低垂,心跳卻喧囂?解析夜晚心悸的惱人現象

結束一天的忙碌,本該是放鬆休息的時刻,但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:躺在床上,心跳卻不受控制地加速,彷彿一隻受驚的小鳥在胸口猛烈拍翅?這種夜晚突如其來的心悸,不僅影響睡眠品質,更讓人擔心身體是否出了什麼問題。

不同於白天活動時的心跳加速,夜晚的心悸通常與生理及心理的調節機制有關。副交感神經在夜晚本該扮演主導角色,幫助我們放鬆、減緩心跳,進而進入休息狀態。然而,當副交感神經失調時,身體無法順利切換至休息模式,導致交感神經持續活躍,心跳自然也就容易加速。

那麼,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夜晚的心悸呢?除了副交感神經失調,以下幾種可能性也值得我們關注:

  • 生理因素:

    • 貧血: 當體內紅血球不足,無法攜帶足夠的氧氣供應給身體各個器官,心臟為了彌補缺氧,便會加速跳動,尤其在夜晚身體較為放鬆時,這種感受會更為明顯。
    • 甲狀腺亢進: 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會加速新陳代謝,使心跳加快、心律不整,即使在睡覺時也難以平靜。
    • 低血糖: 尤其是有糖尿病史或飲食不規律的人,夜晚可能因為血糖過低而刺激腎上腺素分泌,導致心跳加速。
    • 睡眠呼吸中止症: 在睡眠過程中反覆停止呼吸,導致血氧濃度下降,身體會啟動緊急機制,加速心跳以維持血液循環。
    • 藥物副作用: 部分藥物,如感冒藥、氣喘藥等,可能含有刺激交感神經的成分,進而引起心悸。
  • 心理因素:

    • 壓力與焦慮: 白天的壓力與焦慮累積,到了夜晚可能在放鬆時浮現,觸發交感神經,引起心悸。
    • 恐慌症: 恐慌症發作時,會伴隨強烈的心悸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即使在夜晚也可能突然發作。
    • 潛意識的壓力: 有時候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承受壓力,但潛意識仍然會影響生理反應,導致夜晚心悸。
  • 生活習慣:

    • 咖啡因或酒精攝取過量: 咖啡因和酒精都是刺激性物質,會影響心跳,尤其在睡前攝取更易引起心悸。
    • 睡前劇烈運動: 劇烈運動會使交感神經興奮,睡前應避免。
    • 不良的睡眠習慣: 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規律,都會影響自律神經的調節,增加夜晚心悸的機率。

面對夜晚的心悸,我們不應掉以輕心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學會觀察自己的身體,記錄心悸發生的頻率、時間、以及伴隨的其他症狀,例如胸悶、呼吸困難、頭暈等。

更重要的是,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釐清心悸的真正原因。醫師可能會安排心電圖、血液檢查等檢查,以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可能性。若確定是由於壓力或焦慮引起,則可以透過心理諮商、放鬆技巧等方式來改善。

夜晚的心悸,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。唯有正視問題,積極尋求解決方案,才能讓我們擺脫心悸的困擾,擁抱一夜好眠。別讓心跳的喧囂,擾亂了寧靜的夜晚。

#心悸 晚上 #身體 反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