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指會麻是什麼症狀?

25 瀏覽次數

手指麻痺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衡的徵兆。郭育祥醫師指出,此症狀常伴隨感覺遲鈍、觸電感或疼痛,甚至呼吸困難。 根本原因多與壓力和情緒緊密相關。 及時尋求醫療協助,釐清病因,才能有效改善。 建議透過生活調整,例如減壓、規律作息,改善自律神經功能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手指麻痺是什麼原因?常見症狀及可能疾病有哪些?

欸,手指麻掉真的超煩!去年冬天,我熬夜趕企劃案到凌晨三點,隔天早上起床,右手食指跟中指就麻麻的,整個僵硬,超不舒服!當時我還以為是睡姿不良壓到神經,結果拖了兩天才慢慢好轉。 後來想想,壓力真的超大,每天加班到爆,那段時間睡眠品質也很差。

郭育祥醫師的文章我有看過,他提到自律神經失衡會造成手腳麻痺,這點我蠻有感的。 像我那次,除了麻痺,還有點刺痛感,而且那幾天情緒也很低落,常常莫名煩躁。 壓力大時,我還會胸口悶悶的,呼吸好像不太順暢,跟醫師說的症狀還真有點像。

除了壓力,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也會讓我的手指麻。 記得之前在圖書館寫報告,一坐就是六個小時,起來時小指整個麻到不行,那種感覺,像被螞蟻啃一樣,又癢又痛! 花了好一陣子才恢復。 這應該跟神經被壓迫有關吧?

還有啊,我媽有糖尿病,她偶爾也會說手指麻麻的,醫生說跟血液循環不好有關。 所以手指麻痺的原因有很多,真不能輕忽! 如果麻痺時間長或很嚴重,還是得去看醫生比較保險。 別像我一樣拖那麼久才好!

總之,手指麻痺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、姿勢不良、或是疾病引起的。 多休息、調整生活作息,還有釋放壓力,真的很重要!

手指會麻是什麼原因?

手指麻木的原因繁多,從單純的姿勢不良到潛在的疾病都有可能。讓我們逐一探討:

  • 壓迫性神經病變: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。想想睡覺壓到手、長時間打字、騎車握把手等等,都會壓迫神經,導致手麻。時間短暫通常無大礙,但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、肘隧道症候群等。值得深思的是,現代人對科技產品的依賴,是否無形中增加了這類病症的發生率?

  • 周圍神經病變: 這代表周圍神經系統受損,可能由糖尿病、酒精濫用、自體免疫疾病等引起。 手指麻木只是其中一個症狀,還可能伴隨疼痛、刺痛、肌肉無力。 這提醒我們,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環環相扣的,一個小問題也可能是更大隱患的警訊。

  • 維生素缺乏: 維生素B1、B6、B12都與神經系統健康息息相關。缺乏這些維生素可能導致神經功能受損,進而產生麻木感。現代飲食精緻化,是否讓我們更容易缺乏這些關鍵營養素呢?

  • 其他疾病: 腎臟疾病、癌症、甲狀腺功能低下等,也可能造成手指麻木。某些藥物和化學物質也會有此副作用。這說明手指麻木並非一個獨立的疾病,而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症狀。

  • 頸椎問題: 頸椎神經受壓迫,例如椎間盤突出,也可能導致手指麻木,甚至延伸到手臂。

  • 雷諾氏症候群: 這是一種血管疾病,會影響手指和腳趾的血液循環,在寒冷的環境下更容易發作,導致麻木、蒼白、疼痛。

  • 過度使用: 長時間重複性的手部動作,例如長時間使用手機、玩遊戲、彈奏樂器等,都可能導致手指麻木。

總結來說,手指麻木的原因複雜多樣。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只是暫時性的,但若持續發生或伴隨其他症狀,就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,以免延誤病情。 畢竟,健康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,值得我們用心呵護。

手指會麻要看哪一科?

手麻?神經內科,或復健科。

  • 神經內科: 專注診斷。找出病因,例如神經壓迫。診斷後,轉介復健科。
  • 復健科: 注重治療。檢查、評估、治療。

關鍵:及早診斷,及早治療。延遲只會更糟。

工具:

  • 核磁共振: 精準定位。
  • 肌電圖: 評估神經功能。

選擇:

  • 症狀不明?先看神內。
  • 已知問題?直奔復健。

記住:時間是關鍵。別拖延。

手腕隧道症候群看哪一科?

腕隧道症候群,首選復健科或神經內科。

  • 症狀惡化:若延遲治療,症狀可能從夜間疼痛轉為全天候,手部功能受限。
  • 雙手風險:高達73%機率,雙手可能先後出現腕隧道症候群。
  • 治療重點:及早介入,避免肌肉萎縮。
  • 警訊:手指觸感降低,抓握力下降,立即就醫。

腕隧道症候群不治療會怎樣?

腕隧道症候群未治療的後果:

  • 症狀持續惡化: 初期症狀可能僅在夜間或特定活動後出現,未治療則會持續整天,並因手部用力或重複性動作加劇。

  • 感覺功能受損: 手指觸覺減退,影響精細動作能力及抓握力。

  • 肌肉萎縮與無力: 嚴重者可能導致手指無力、肌肉萎縮,永久性地影響手部功能。

  • 雙側發病機率高: 雖然單側發病較常見,但高達73%的患者最終會在雙手都出現症狀,即使不是同時發生。

簡而言之,延誤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永久性神經損傷及手部功能喪失。及早診斷並接受治療是關鍵。

#健康症狀 #手指麻痺 #神經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