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覺失調會突然發作嗎?

16 瀏覽次數

思覺失調症是影響思考、情緒與知覺的腦部疾病,可能產生不符現實的想法,並嚴重影響生活功能。好發於青少年至成年期,病發可能突然,也可能經歷一段醞釀期,漸漸顯現症狀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思覺失調症,像是一場悄然來襲的風暴,它會突然爆發嗎?答案是:不一定。 如同天氣,有時暴雨傾盆,電閃雷鳴,毫無預兆;有時則是陰雲密佈,逐漸加劇,最終傾瀉而下。思覺失調症的發病也同樣如此,它可能突如其來,也可能潛伏已久,逐步顯現。

許多人對於思覺失調症的刻板印象,往往是電影裡呈現的:某人突然歇斯底里,行為怪異,彷彿從此變了一個人。這樣的場景的確可能發生,代表了思覺失調症急性發作的狀態,症狀明顯且嚴重,需要立即就醫。 這種急性發作,可能是因為壓力、睡眠不足、藥物濫用,或其他誘因觸發而產生。

然而,更多時候,思覺失調症的發病並非如此戲劇化。 它可能像是一棵慢慢腐朽的樹,一開始只是枝葉略微枯黃,人們未必察覺;接著,樹幹出現裂縫,部分枝幹開始凋零;直到最後,整棵樹轟然倒塌,人們才驚覺異狀。 這個過程,就是思覺失調症的緩慢發病過程,也稱為「緩慢型思覺失調症」。

在緩慢發病的過程中,症狀會逐步顯現,初期可能僅是些微的改變,例如:個性變得孤僻,興趣減少,學習或工作效率下降,注意力不集中,睡眠障礙,甚至出現一些奇怪的想法或怪異行為,但這些改變常被誤認為是青春期叛逆、壓力過大或個性使然,而被忽略。直到症狀加劇,例如出現幻覺、妄想、思維混亂等明顯的精神症狀時,才被診斷出來。

因此,判斷思覺失調症是否「突然發作」,取決於個案的實際情況,以及觀察者是否敏銳地察覺到初期症狀的變化。 即使是看似突然爆發的案例,也可能在發病前就存在一些細微的徵兆,只是當時沒有被注意到。 這也突顯了早期辨識和干預的重要性。 家人和朋友的細心觀察,以及專業醫療人員的評估,對及早發現並治療思覺失調症至關重要,才能幫助患者盡早獲得有效的治療,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,並提升生活品質。 及早發現,及早治療,才能讓這場風暴,減弱它的威力,甚至避免它來臨。

#思覺失調 #突然發作 #精神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