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臟衰竭會血壓低嗎?

14 瀏覽次數

心臟衰竭時,心臟無力維持足夠的血液循環,可能出現疲倦、喘氣、水腫等症狀。嚴重時,更會呼吸困難,甚至發生心律不整或低血壓,影響身體機能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心臟衰竭會血壓低嗎?答案是:不一定。這是一個容易讓人誤解的問題,因為心臟衰竭的複雜性遠超單純的血壓高低。

文章開頭提及心臟衰竭患者可能出現疲倦、喘氣、水腫等症狀,這些都是心臟無法有效泵送血液的結果。但血壓的變化,則取決於心臟衰竭的類型、嚴重程度以及其他共存疾病。

我們可以將心臟衰竭分成兩種主要類型:收縮性心臟衰竭和舒張性心臟衰竭。

收縮性心臟衰竭,指的是心臟肌肉收縮能力減弱,無法有效將血液泵送到全身。這種類型的心臟衰竭,初期可能血壓正常甚至偏高,因為身體會透過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 (RAAS) 等機制來代償,試圖提高血壓以維持器官灌流。但隨著病情惡化,心臟的泵血功能持續下降,最終可能導致低血壓,因為心臟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液來維持正常的血壓。

舒張性心臟衰竭,則是心臟肌肉舒張能力受損,心臟無法有效地填充血液。這種類型的心臟衰竭,更常伴隨高血壓,因為心臟難以舒張,血液滯留在心臟中,造成壓力上升。然而,即使是舒張性心臟衰竭,在嚴重情況下,也可能因為心臟輸出量不足而導致低血壓。

此外,影響血壓的因素不只限於心臟本身。例如,脫水、嚴重感染、服用某些藥物,甚至嚴重的肺部疾病,都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患者的血壓下降。

因此,心臟衰竭患者的血壓變化並非單一指標,而是需要綜合考量許多因素。低血壓只代表心臟衰竭可能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階段,此時身體的代償機制已經失效。 高血壓則可能與心臟衰竭的類型相關,或者與其他疾病共存。

重點在於:心臟衰竭患者的血壓,無論高低,都應該引起重視。 任何血壓異常的變化,都應該立即尋求醫生協助,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,才能得到適切的診斷和治療,及早控制病情,避免危及生命。 不要單純依靠血壓高低來判斷心臟衰竭的嚴重程度,更應積極監控其他症狀並與醫師密切配合。

#心臟衰竭 #疾病症狀 #血壓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