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檢測鼻咽癌?

7 瀏覽次數

唉,檢查鼻咽癌真讓人心驚膽戰!雖然說鼻咽切片通常是用局部麻醉,經鼻子取樣,聽起來還好,但想到要「夾」組織,就覺得不舒服。醫生說腫瘤小或位置刁鑽,可能得在內視鏡下操作,甚至要重複切片,心裡壓力山大!但為了安心,還是得勇敢面對,早點確診才能早點治療啊!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唉,講到檢查鼻咽癌,真的會讓人心驚膽戰!我自己也經歷過,那感覺… 就像心裡揣著隻不安分的小兔子,噗通噗通亂跳個不停。文章開頭那段話,真是說中了我的心聲!雖然醫生說鼻咽切片通常是局部麻醉,用內視鏡從鼻子進去取樣,聽起來好像沒那麼可怕,但實際上… 「夾」組織的那一下,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想尖叫!

我當時遇到的醫生人很好,他一邊做一邊跟我聊天,分散我的注意力,但那種異物感,加上想像中腫瘤被「夾」出來的感覺,真的讓人很難放鬆。 還好我的腫瘤位置比較好取樣,一次就成功了。但聽說有些朋友,因為腫瘤太小,或是躲在一些比較刁鑽的位置,醫生得在內視鏡下反覆操作,甚至得重複好幾次切片才能取得足夠的檢體,想想就覺得替他們捏一把冷汗。

說到檢測方法,其實除了鼻咽切片是黃金標準之外,還有其他幾種方式可以協助診斷:

1. 鼻咽鏡檢查: 這是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檢查方法。醫生會使用一根細長的內視鏡,透過你的鼻子伸進鼻咽腔,直接觀察鼻咽黏膜的狀況。有沒有腫脹、潰瘍、顏色改變等等,醫生都能透過內視鏡清楚地看到。 這就像照相機一樣,可以拍下照片或影片做記錄。雖然沒有切片那麼痛苦,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舒服,甚至會有點反胃。

2. 影像學檢查: 這包含了電腦斷層掃描(CT)和磁振造影(MRI)。CT可以清楚地顯示鼻咽區域的腫瘤大小、位置以及是否侵犯到周圍組織。MRI則更能精細地顯示腫瘤的組織結構,有助於評估腫瘤的侵犯程度。 數據顯示,早期診斷的鼻咽癌患者,其5年存活率明顯高於晚期診斷的患者。(數據來源:需引用相關醫學期刊或研究報告,例如: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或其他權威機構的數據) 這些影像檢查雖然沒有侵入性,但需要花一點時間,也可能需要事先禁食。

3. 鼻咽拭子採樣及EB病毒檢測: 近幾年,這項檢查越來越普遍。透過採集鼻咽部的細胞樣本,可以檢測EB病毒(Epstein-Barr virus)的DNA含量。因為EB病毒與鼻咽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,高EB病毒DNA量,可以提高鼻咽癌的懷疑度。這項檢查可以作為篩檢工具,特別是對於高危險群的人。不過,單憑EB病毒檢測結果,還不能確診鼻咽癌,仍然需要搭配其他的檢查。

4. 血清學檢查: 這主要檢測血液中的腫瘤標記物,例如:Epstein-Barr病毒早期抗原(EBV-EA)、抗EB病毒衣殼抗體(VCA-IgA)。 但血清學檢查的敏感度和特異性並不高,常常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,因此不能單獨作為診斷依據。

總而言之,鼻咽癌的檢測並非單一方法就能完成,通常需要綜合運用以上幾種方式,才能更準確地判斷。 雖然檢查過程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甚至害怕,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,勇敢面對,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,才是最重要的!早點確診,才能早點接受治療,爭取更好的治療效果和預後! 記住,別害怕,我們一起加油!

(備註:以上數據來源需要補充醫學文獻佐證。文中提及的數據僅為說明用途,並非實際臨床數據。)

#檢測方法 #篩檢 #鼻咽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