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險實支實付有上限嗎?

18 瀏覽次數

實支實付醫療險雖以「實支實付」為名,但部分保單新增年度理賠上限,例如雜費最高理賠150萬,即便單次理賠未達上限,多次理賠累計達上限後,當年度即不再理賠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實支實付醫療險:看似無底洞,其實有天花板?釐清理賠上限,守護醫療權益

實支實付醫療險,向來是規劃醫療保障的熱門選擇。它以「花多少、賠多少」的概念,彌補健保給付的不足,讓民眾在面對醫療費用時,能有更安心的後盾。然而,許多人以為實支實付就像個無底洞,只要有醫療花費,保險公司就會照單全收。事實上,實支實付醫療險也是有理賠上限的,了解這些限制,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醫療權益。

「實支實付」不等於「無限制理賠」

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核心精神在於「補償」,也就是針對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,在約定的範圍內給予理賠。這與定額給付的醫療險不同,定額給付是不論實際花費多少,只要符合保單條款,就會給付固定的金額。

因此,實支實付的理賠額度,取決於保單條款的約定。常見的理賠項目包含:

  • 住院醫療費用: 病房費差額、手術費、麻醉費、醫師診察費等等。
  • 雜費: 指健保不給付,但對治療有必要的醫療費用,例如:人工水晶體、人工關節、特殊藥物、材料費等等。這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最重要的價值所在,因為許多新型醫療技術和自費藥物的費用往往相當可觀。

隱藏的上限:年度理賠總額與項目額度

雖然實支實付號稱「實報實銷」,但並非毫無限制。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:

  1. 年度理賠總額: 這是許多人忽略的重要限制。部分保單會設定一個年度理賠總額,例如 200 萬或 300 萬。一旦年度累計理賠金額達到這個上限,當年度就無法再申請理賠。

  2. 項目額度: 除了年度總額,各個理賠項目通常也會有各自的額度限制。例如,住院病房費每日最高理賠 5000 元,手術費最高理賠 20 萬元,雜費最高理賠 150 萬元等等。即使整體醫療花費沒有超過年度總額,但如果單一項目的花費超過了該項目的額度,超過的部分也無法理賠。

  3. 住院天數限制: 有些保單會限制每次住院的最高天數,超過天數的住院費用可能無法理賠。

  4. 手術定義: 並非所有的醫療處置都屬於「手術」,保單條款通常會對「手術」做出明確的定義。例如,有些保單不賠付門診手術,或是對於微創手術的定義較為嚴格。

如何避免理賠不足的窘境?

了解實支實付的理賠上限後,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避免理賠不足的窘境:

  • 仔細閱讀保單條款: 這是最重要的步驟。了解各個理賠項目的額度、限制和除外責任。
  • 規劃雙實支實付: 考慮投保兩張實支實付醫療險,以增加保障額度,分散風險。
  • 了解健保給付範圍: 知道哪些費用可以透過健保給付,可以減少自費的壓力。
  • 定期檢視保單: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療費用的上漲,定期檢視保單,確保保障內容符合需求。
  • 諮詢專業人士: 如果對保單條款有疑問,可以諮詢保險業務員或理財顧問。

總而言之,實支實付醫療險是重要的醫療保障工具,但務必了解其理賠上限,並根據自身需求規劃合適的保險方案,才能真正守護自己的醫療權益,在面對突發狀況時,也能安心就醫,無後顧之憂。

#上限 嗎 #實支 實付 #醫療 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