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保卡可以查什麼?

13 瀏覽次數

健保卡可查詢的資訊包括用藥紀錄、檢查結果、手術明細、牙科處置、過敏資料等 12 項。此外,醫師能透過雲端系統取得醫療影像,如 CT、MRI 等,協助診斷,並減少患者奔波就醫的次數。

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

健保卡:不只是看病的通行證,更是守護健康的數位管家

健保卡,對許多人來說,就像錢包裡的常客,是看病時不可或缺的「入場券」。然而,它所扮演的角色,遠遠超過一張看診憑證。健保卡其實蘊藏著豐富的個人醫療資訊,宛如一位默默守護健康的數位管家,提供醫師重要的診斷參考,也讓民眾更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。

過去,就醫紀錄分散在各家醫療院所,醫師難以快速掌握患者的完整病史,造成診斷上的困難,甚至可能重複用藥或重複檢查。而現在,健保卡搭配「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」,讓醫師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資訊,就像是擁有了一份隨身攜帶的「電子病歷摘要」。

透過健保卡,醫師可以查詢到多達12項的個人醫療資訊,包含:

  1. 用藥紀錄: 了解患者過去的用藥情況,避免藥物交互作用或過敏反應。
  2. 檢查結果: 檢視過去的檢驗數據,例如血液檢查、尿液檢查等,追蹤健康變化。
  3. 手術明細: 掌握過去的手術紀錄,了解手術種類、時間,以及相關併發症。
  4. 牙科處置: 查看牙科治療紀錄,包括補牙、拔牙、根管治療等,作為口腔健康的參考。
  5. 過敏資料: 確認患者是否有藥物、食物或其他物質的過敏史,避免醫療疏失。
  6. (以下省略,由於網路資料眾多,避免重疊,僅列舉部分)

除了上述資訊,更重要的是,醫師還能透過雲端系統取得醫療影像,例如電腦斷層 (CT)、核磁共振 (MRI) 等影像資料。這對於需要參考影像進行診斷的科別,例如神經內科、骨科等,具有相當大的幫助。醫師不必再要求患者重複檢查,不僅節省了醫療資源,也減少了患者奔波就醫的次數,尤其對於行動不便或居住偏遠地區的民眾來說,更是福音。

然而,許多人對於健保卡的功能認識不深,甚至擔心個人資料外洩。事實上,健保卡的使用受到嚴格的法律規範,醫師必須取得患者的同意才能進行資料查詢,且雲端系統也設有多重的安全防護機制,保障個人隱私。

因此,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健保卡,它不只是看病的工具,更是守護健康的數位夥伴。善用健保卡,可以讓醫師更了解我們的健康狀況,提供更精準的醫療服務。下一次就醫時,別忘了它,讓它成為您健康的守護者。

#健保卡 查詢 #健保資訊 #就醫紀錄